您好!欢迎访问乌鲁木齐温馨老年公寓官方网站!
社会公益

暑期“红领巾”为老人送欢乐

暑期“红领巾”为老人送欢乐

* 来源 : 乌鲁木齐市温馨老年公寓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9-08-04 * 浏览 : 37

     欢乐

   乌鲁木齐市51中三年级小学生为老人表演节目。

        

      暑期“红领巾”为老人送欢乐

  

      乌鲁木齐讯:“亲爱的爷爷、奶奶们,祝你们平安、快乐!”8月4日,来自乌鲁木齐市51中三年级的十几名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温馨老年公寓开展敬老公益活动,孩子们真挚的祝福和精彩的节目,让老年公寓充满了欢声笑语。

  

      活动现场,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给老人们带来精彩的文艺节目,还为老人送上香蕉、葡萄、桃子、西瓜等水果。浓浓的关爱如缕缕清风,让老人们感受到夏日体贴入微的清凉。


活动花絮:

男生小合唱。

老人们看得认真,

        给老人发送水果。

                几个小男孩在商量上场表演的节目。

孩子们挥手和老人们告别。

  

图为温馨老年公寓院长李红和志愿者队伍共同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乌市温馨老年公寓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

    

       扩大“朋友圈” 老人得实惠

      乌鲁木齐讯:7月31日,乌鲁木齐市温馨老年公寓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携乌市高新区(新市区)南纬路片区管委会南一路社区、市生态环境局驻南一路社区“访惠聚”工作队、赵桂芝阿姨豫剧自乐班、乌市雪莲山雷兵爱心团队,在公寓户外场地共同组织开展关爱老人、传递爱心志愿者服务活动。听着大戏,吃着西瓜,还享受着免费上门的理发服务,老人们在志愿者爱心呵护下度过了一段快乐、惬意的美好时光。

   

      今年5月,乌鲁木齐市温馨老年公寓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成立。像这样的志愿者公益活动,在温馨老年公寓已是“家常便饭”。

      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授予新疆地区唯一的曜阳养老志愿服务组织,乌市温馨老年公寓曜阳养老志愿者服务队紧紧围绕养老服务这一中心工作,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耀阳养老志愿服务队为平台,努力打造在新疆地区落地开花的中国红十字养老服务品牌和志愿服务队特色。乌市温馨老年公寓耀阳养老志愿服务队全部由公寓工作人员组成,通过与来自社会

方方面面的民间爱心公益社团和各单位参与敬老助老行动的志愿者组织协同合作,不断丰富和深化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内容,与此同时,温馨老年公寓全体员工也通过参与耀阳养老志愿服务队活动,将照护老人、关爱老人的行动从本职工作进一步渗透、延伸到8小时内外。

       除了照护好老人的吃喝拉撒睡,怎样让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乌鲁木齐市温馨老年公寓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的短短几个月里,在助老、护老、娱老、惠老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今年以来,特别是温馨老年公寓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协同前来老年公寓开展公益活动的各路志愿者,在帮助困难老人、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感召下,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春雨爱心公益社、艺剪工坊、赵桂芝豫剧自乐班、乌鲁木齐经典1028电台、乌鲁木齐的士好声音爱心公益团队、新疆广播电视总台、中石油东方地球物探供应公司、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石榴籽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乌鲁木齐健身腰鼓协会、乌鲁木齐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乌鲁木齐敬老志愿服务协会、嵩山路便民警务站;中保财险乌市光明路营业部、美秀造型等爱心团队如春潮涌动,志愿者义务理发、清洁环境卫生、陪伴老人说话、给老人过生日、为老人表演节目,开展健康心理讲座。不少爱心企业和个人还为老年公寓慷慨赠送水果、蔬菜、牛奶、米面油等物资,丰富了老人的餐桌食品、特别给那些经济困难的老人给予了精准、及时的贴补。

     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驱散了老人精神世界的荒芜与失落,他们在与年轻志愿者互动中,告别孤寂和焦躁,逐渐摆脱沉沉暮气,变得活泼好动、性格开朗起来。在志愿者的爱心呵护下,许多失能老人愿意配合作康复训练,每天早晨,伴着轻柔舒缓的音乐,温馨老年公寓户外活动场地到处都是老人锻炼身体、做康复运动的身影...... 

       经常得到志愿者们的帮助,温馨老年公寓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当然常怀感恩之心,不会忘记那些帮过助温馨老年公寓工作的社会各界志愿者们。“八一”前夕,温馨老年公寓党支部和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带着西瓜、纯净水等物资,慰问辖区中营工派出所以及老年公寓周边的两个便民警务站,感谢他们多年来为辖区单位保驾护航,提供优质的便民警务服务。

      短短几个月,乌市温馨老年公寓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扩大朋友圈,不断丰富和深化公益活动内容、积极为老人谋福祉的做法,得到老人、老人亲属以及社会各界甚至民政主管部门的好评。